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莫迪里亞尼:1909年(25歲)莫迪里亞尼再度熱衷於雕刻


1909(25)

夏天,重返利佛諾(Livorno)

某個夜晚,莫迪里亞尼在卡福爾廣場(Cavour)的巴帝咖啡館(Caffè Bardi),遇到了畫家馬里歐.普契尼(Mario Puccini),從他與奧斯卡.奇格利亞來往的期間之後,就沒再見過此人。馬里歐被稱為「義大利的小梵谷」,1893

1897年間,他被關在錫耶納(Siena)的精神病院。他讓莫迪里亞尼看他的畫作,主題都是一些用狂野、暴力、憤怒的顏色繪製成頻臨死亡秋天的花朵。

回到巴黎後,莫迪里亞尼再度熱衷於雕刻。當新的藝術家團體再度興起之後,莫迪里亞尼離開蒙馬特前往蒙帕納斯。醫生保羅.亞歷山大(Paul Alexandre)引介他認識了有名的雕刻家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莫迪里亞尼均專注於雕刻創作。

因受到非洲原始藝術、東南亞及義大利文藝復興雕刻的影響,莫迪里亞尼的作品以直接在石頭雕刻為主。

1909年,亞歷山大醫生介紹布朗庫西給莫迪里亞尼認識。兩人一拍即合,馬上變成朋友。布朗庫西直接在材料上創作,不先用石灰做模型,創作橢圓形、線條簡單的雕刻,再花數個小時耐心的拋光。

這樣直接進入材料裡的工作程序,吸引了莫迪里亞尼,當他看見這個羅馬尼亞人用充滿了精力與天份的力道雕刻的時候,讓他覺得這也是自己的天職。但從那一天起,莫迪里亞尼便了解到空間中幾何形狀的概念與其它畫室或美術學院教授的極為不同。受到雕刻的吸引以及布朗庫西工作室的薰陶,他將人體拉長的概念帶入了畫中。

清晨起來,莫迪里亞尼就開始在院子裡切割石頭。有著長長脖子的頭,整齊地排列在他的畫室前面,有幾個只是初胚而已,其他的都已完成。他每天在不同的時段工作,利用不同的光線塑形,一到晚上,便就把他們都浸到水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