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琪雅拉.菲莉比尼:莫迪里亞尼的義大利背景

Self-(Portrait. 1919. Oil on canvas. 100 x 64.5 cm. Museu de Arte Contemporanea da Universidade, San Paulo, Brazil. )

莫迪里亞尼的義大利背景

琪雅拉菲莉比尼 (Chiara Filippini)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的確對空間瞭如指掌,知道在正確的點用正確的透視法。他畫的形體很和諧,因為讓構圖成為一大塊一大塊的!法多利(Giovanni Fattori, 1825-1908)把大家都吸引到佛羅倫斯去,所以我們多半離開了(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省的)利佛諾市(Livorno);至少冬季的幾個月是如此。好心的米蓋利(Guglielmo Micheli,1866-1926) 有點捨不得我們離開,但這麽做是為我們好,再加上我們是去向師公(法多利)請教,師公一定可以給我們更多明智的建議」。

米蓋利與自己的經濟利益背道而馳,建議學生都到佛羅倫斯去,因爲他們可能在那裏結識(斑痕畫派的)西紐立尼(Telemaco Signorini, 1835-1901)、闕喬尼(Adriano Cecioni, 1838-1886)、坎尼奇(Niccolò Cannicci, 1846-1906),尤其可以走訪博物館、教堂,向古代的藝術家學習。

米蓋利家庭式的學校,特別是個文藝界人士聚集的場所,不付費的藝術家也都是常客,在那兒暢談藝術文學。法多利的影響在那裏也隨處可見,因爲他常造訪學校,並評論學生的作品,也常給他們指導。此外,米蓋利深具教師的天賦,傳授法多利的技法時,他教得甚至比法多利本人還好,他尤其擅長法多利晚年創作版畫和繪畫的精髓。(已故藝評家)孟地(Raffaele Monti)講述過,1899年當(威爾斯裔、義大利籍畫家,莫迪里亞尼的同學,米蓋利及法多利的學生)羅以德(Llewelyn Lloyd, 1879-1949)確認一小幅鉛筆肖像畫為莫迪里亞尼根據米蓋利的技法所繪、並為該畫鑑定年代時,曾經引述米蓋利的話:「人像的構圖與組合應該注重空間配置藉以突顯主題...羅以德的文字裏常常提及這一點,德惠特(Antonio Antony De Witt, 1876-1967)也是。莫迪里亞尼畫的那幅肖像畫把畫面置於自由、穩定的線條所構成的形體關係上,大量運用陰影和刻面的關係,此技法他在19061907年間畫素描時也會用到。這個技巧雖然是米蓋利所教導的,卻是法多利的原則。無論如何那些年輕藝術家都對法多利十分熱衷,而且從未否認對法多利的崇拜

本書旨在證實莫迪里亞尼的純義大利背景,因此一併出版他在利佛諾所有同學們的作品,以便讓讀者看出其中的相似,種相似不只存在於他們年輕時期的作品裏。我們先以〈裝卸工〉(Scaricatore)為例,這幅畫作和魏亞尼(Lorenzo Viani, 1882-1936)的素描有明顯的相似性,另外在班威努蒂(Benvenuto Benvenuti, 1881-1959)的素描中也找得到同樣的相似性。

莫迪里亞尼的風格不只是透過線條才得以識別,他的特色在義大利時期所畫的作品裏已有了定義,因為畫風明顯地與米蓋利有關,而不單是跟法多利有關。事實上,我們在米蓋利的幾幅作品裏可以發現,他採用的那種背景,在莫迪里亞尼的油畫中是非常典型的特色。

這樣的特色,顯然不是法多利的教導的借用有很長一段時間,米蓋利唯一的功勞,被錯誤地局限在讓斑痕派大師法多利的作品更普及於世,但實際上,畫作背景裏垂直畫筆的技法,使他脫離了真正的斑痕畫派,進入絕對的現代化風格中。

米蓋利所畫的這種背景,絕對是反自然主義的,是他的發明,也是莫迪里亞尼的畫風成熟後時常出現的一種標記。另外,莫迪里亞尼永遠未曾忘記的,還有人像畫中特別明顯的一種描繪法;從構圖中,我們一定找得到一個注目的焦點,這個焦點經常就在人的面容上。

舉例來説溫絲琵雅(Maddalena Paola Winspeare義大利藝術史作家)曾分析過米蓋利1890年所繪的〈妻子的肖像〉(Ritratto della moglie)當她提到畫中人物的面容時,曾經寫過:臉部的線條粗略簡化,姿態稍嫌不自然,讓面容變得有點不對稱。豈不怪哉:讓人想起莫迪里亞尼。

後斑痕畫派(Postmacchiaioli)一詞,指的是無數教育背景和文化傳承相當不同的畫家,他們都因為延續到當時的斑痕畫派傳統,而彼此聯繫在一起。事實上我們應該談論的是,這群當時都還很年輕的藝術家,接受的訓練無疑是斑痕畫派,但他們的目標也在於把自己所受的教導推陳出新。

斑痕畫派的創新,來自他們對十五世紀繪畫的研習,也來自他們對古典的記憶

古典,在托斯卡尼意味著(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家)法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1416-1492)鮮明的色調,馬薩喬構圖上的核心精要,以及安傑利可(Angelico, 1395-1455)和烏切羅(Paolo Uccello, 1397-1475)的透視光亮。然而這種根本的文化「印記」(imprinting),卻沒讓斑痕畫派走向懷舊繪畫的枯燥無味....斑痕派畫家希望成爲當代的見證者...他們以熱切的心、寧靜的腦、不斷求進步的精神觀察,卻始終不忘...古典藝術的沉穩根基。

正如斑痕畫派在創新時,顯然都奠基於十五世紀的托斯卡尼傳統,我們也更能在莫迪里亞尼的每幅畫中,看出他來自非洲雕刻的經驗:極端簡化和理想化的形狀、有血有肉而非虛無飄緲的聖像、雕塑般的人像立體化、能引發神意的畫面背景「抽象」處理,這些特色在莫迪里亞尼的作品裏都能察覺到。

莫迪里亞尼一邊看模特兒一邊畫他們的肖像,但卻用極端簡化、概念化的方式呈現在畫布上,不管是主題或中景的描繪皆如此,完全就像義大利十三、四世紀的繪畫一樣;人物的形態構造既逼真又神聖,而背景幾乎都是單色調的金箔,象徵神性。莫迪里亞尼在巴黎確定了自己最終的繪畫語彙,這讓藝評家不免推想,他是在那裏接觸了有助於塑造自己畫風的必要條件。事實上,在抵達巴黎前,除了在利佛諾受教於米蓋利外,他也曾在佛羅倫斯的人體素描學校(Libera Scuola di Nudo)接受法多利的指導,但關鍵的是,他還在幾個最負盛名的藝術之都,如佛羅倫斯、羅馬、威尼斯寄居過,這些都是保留最多繪畫和雕塑藝術精髓的城市,在那些地方耳濡目染所吸收的知識,絕對是世界各地無法比擬、獨一無二的。另外,莫迪里亞尼一直覺得自己是雕塑家,所以他也曾住過(托斯卡尼省瀕海的)聖石市(Pietrasanta),在那兒看到曾經開採供米開朗基羅使用的大理石礦場。

還有一件事可證明莫迪里亞尼的義大利背景,那就是他在巴黎時,未曾加入當時正在成形的任何藝術派別;雖然他們都曾尋求他的參與。法國首都無疑給了他許多創作的刺激,那是個最有前途的藝文人士聚集之場所,他們各自把自己國家的傳統帶來,而且巴黎又是個充滿生氣、活潑、自由的地方,可以體驗各式各樣的事物,讓你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物。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1891-1980美國作家兼業餘畫家) 跟莫迪里亞尼一樣,不參與當時正在成形的任何藝術派別。他說過自己曾到巴黎尋找靈感,不過卻始終未曾忘本。莫迪里亞尼則始終是義大利畫家,與他同時代的某些人已經認爲,他是藝術史上的一位大人物;雷納多.納塔利(Renato Natali, 1883-1979義大利畫家)便如此認爲。事實上,當納塔利前往巴黎時,期待自己會遇見一位知名、倍受矚目的畫家,而莫迪里亞尼在義大利時,有人已經了解他的傑出,但在法國,還沒有人欣賞他的才華。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可證明莫迪里亞尼的偉大,雖然當時在場者口述的内容不一。曼里歐.馬丁內里(Manlio Martinelli, 1884-1974)是莫迪里亞尼向米蓋利學畫時的同學,他講述過一段眾所皆知的插曲,是許多傳記中都曾提到的:有一天,老師帶著學生們到鄉下實地作畫,莫迪里亞尼告訴朋友,他已厭倦了戶外寫生,想創作點新玩意,這表示他在當時已經尋求創新。他畫了一幅不真實的風景畫,把光源放在與實際上完全相反的位置。風景於是成了託辭,畫作則變成他心境的表達。現場有人說米蓋利相當驚訝,直覺地想糾正他,就像老師總會給學生指點一樣。可是也有人事後回憶道,米蓋利又仔細看了他的畫作後,竟決定不必糾正

米蓋利擅繪海洋與風景,如果他沒指正莫迪里亞尼那麽不真實的畫,一定是因爲這位老師從中意識到學生的天分了。(Dorina Alimonti)

1. Llewelyn Lloyd, 前引作品,頁30

2. Llewelyn Lloyd,《逝去的時光》(Tempi andati)Vallecchi出版社,佛羅倫斯,1951,頁30

3. 前引作品,頁141

4. Raffaele Monti<親愛的義大利>(Cara Italia),載《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Rudy Chiappini主編,Skira出版社,米蘭與盧加諾市現代美術館,1999

5. 前引作品,頁103

6. 前引作品,頁127

7. Maddalena Paola Winspeare<市立收藏裏後斑痕畫派的核心> (II nucleo dei postmacchiaioli nelle collezioni civiche),載《十九世紀法多利市立博物館》(L'Ottocento - Museo Civico Giovanni Fattori),利佛諾與Pacini出版社,比薩,1999,頁77

8. Antonio Paolucci<雷加與十五世紀> (Silvestro Lega e il Quattrocento),載《雷加、斑痕畫派與十五世紀》(Silvestro Lega, i Macchiatoli e il Quattrocento)Silvana出版社,米蘭Cinisello Balsamo市,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